背景:
阅读新闻

南师大教科院高谦民在第七届“行知杯”论文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日期:2015-11-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在第七届“行知杯”论文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年获得“行知杯”特等奖的论文有15篇,这15篇文章是经过层层筛选,从初评到复评,再到终评,选出来的。今天听了10位老师的发言,我和以往一样,心中浮现出3个词语,这3个词语我曾经说过,今天我还是想说,因为它是我心中的真实想法:一是感动,你们用自己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教育颂歌!二是感谢,感谢你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仅特等奖论文的作者,今天所有在座的老师们,都在努力学习陶行知,认真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你们在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同时也在书写着中国当代教育的历史!三是感想,感想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简要地谈几点。

一、   生活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引用古代《墨辩》的观点,将知识分为闻知、说知和亲知三种。闻知是别人传授的知识,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知识,亲知是自己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他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和说知皆为不可能。”他说:“行是知之始”,“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要想获得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最为有效。”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是以传授前人所创造的知识为主,但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还须将他们领进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观察,去思考,去体悟。王丹凤老师让同学们到野外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去欣赏金秋的美景;钱凤仙老师带领幼儿园的孩子们去农博园写生,去捕捉春天的踪影;陈小曼老师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张建芬、蒋亚琴老师让学生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以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和能力;殷心芳老师将做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课始做、课中做,课尾还是做,不同阶段的做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她们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源头活水,它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知识,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二、童心是儿童世界的通行证

孩子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鲁迅先生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孩子的发达”。在儿童这个群体中,每一个孩子又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认识他们,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会取得成效。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呢? 常言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然而,站得高,眼界是大大开阔了,可是,远距离的观察,难以看清事物的细枝末节,如果要想清晰、细致地观察事物,那就不能站在高处,而应当站得低一些,再低一些,和具体事物近距离接触。因此,我们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他们的言行,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走近他们的心灵世界。所谓“欲窥童子心,更下一层楼”。这大概就是司庆强老师所说的“做有低度的德育吧”?

要想真正了解儿童,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童心。爱心是基础,童心是关键。只有俯下身去,和孩子一样高,一般大,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心理去感受,用孩子的头脑去思考,使自己回到儿童时代,我们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特殊的人群。魏书生老师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三、自信心撑起孩子的脊梁

有人说,人的成就大小,往往不能超出他自信心的大小。阿里巴巴集团老总马云小时候和同学打架,头被打破了,缝了3针。班主任孙老师没有斥责他是坏孩子,却说他很勇敢,因为他缝针时没打麻药。马云说,“这给了我无比的信心,也改变了我”。孙老师简单的一句话,居然成就了日后一位电商界的巨子。然而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像孙老师那样宽容,有一位梁老师对于不听话的学生,经常罚他们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在一次谈理想的班会上,平时被罚站次数最多的小强说:“我想当一个建筑师!”“为什么呢?”梁老师问。小强指着长方形的教室说:“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把教室盖成圆的。”“圆的有什么好的?”梁老师有些不解。“教室是圆的,你就不能再罚我站墙角了。”在小强眼里,因为有了墙角,才被老师罚站。难道教室的墙角就是专门为教师惩罚学生而设计的吗?其实在学生内心里,真正反感和抱怨的,不是墙角,而是老师的教育方式。

祝祖岗老师说得好:“让儿童站到教室的中央”。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我们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平台,让他们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展示他们的特长,有人说,天才其实只有六个字:不要小看自己。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四、学习人生是学生的使命

孙玉正老师引用陶先生的话“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并指出这种学习伴随终身,此话说得好!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为考而学,为考而生。“学会考试,以此为生”,竟然成了“学生”一词的注解。然而,“学生”的本义应当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就是说,“学生”的使命是学习人生,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

为了学习人生,首先要学会观察,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个班级自从开始上保健课,黑板上就画了一幅人体图,图上标着人体主要骨骼和肌肉的名称与位置。整个一学期,这幅图始终在黑板上,然而老师却从未提到过它。期末考试时,黑板上的图被擦掉了,而试卷上只有一道题:“请标出人体的每一块主要骨骼和肌肉的名称及位置。”全班同学一致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那不是理由。”老师说:“这些内容在黑板上存在了几个月。”同学们在痛苦煎熬中做着试题。考试结束了,老师将试卷收了上去,然后全都撕碎了。他对大家说:“请记住:学习不是学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这句话重重地敲击着每个学生的心,它使人受益无穷。

其次要学会思考。有人说,中国教师惟恐学生听不懂,美国教师惟恐学生听懂了。由于怕学生听不懂,因而我们有些老师就一遍又一遍仔细讲解,将知识咀嚼得细之又细,学生只要全盘接受就行了,根本不用自己去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一旦离开了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而美国的老师不让学生全都听懂,刻意留些问题和悬念让孩子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实际上,方法比知识更有价值。有了好的方法,就能寻找到许多有用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掌握的科学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再次要学会选择。作为教育者,向年幼的孩子传授一些社会道德规范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简单的灌输,也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要学会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辨析,学会判断与选择。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就常用两难故事来锻炼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这种注重判断与选择的教育方式改变了只重记忆,忽视思考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从灌输背诵向促进认知发展的转变。有了这种转变,学生在践行道德规范时,便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了,因为他们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思考,是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的,对于自己所选择的规范,就不会去排斥它,它便由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当道德规范取得了心理学的内在依据之后,它就能够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因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道德实践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体悟人生的真谛。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五、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人生,而做人是人生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就是学生做人的导师,也就是说,每位老师都是德育教师。司庆强老师将德育比作盐,它融化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此话很有道理。我国古代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就特别重视潜移默化,因为只有当学生没有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才最有效果。所以我们在学校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学、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各种活动等等,都要体现育人精神,使处处都成为育德之所,人人都是育德之人,要让德育充满在整个校园的时空中,让孩子们整天沐浴着良风美德,以至于“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

这就提出了 “全员德育”的问题。在这方面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实施班级教育小组管理体制,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科任教师为核心成员,此外还有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班级教育小组这一管理体制的实施,充分发挥了科任教师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了教师的教育资源。使每个教师都既教书又育人,改变了以往教学与德育分家的现象,它强化了教师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意识,以学生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归属。一个教育小组内的教师,可以随时交流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品德行为、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各方面都能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案。这样的教育方案既面向全体,使人人都能得到帮助和指导,又考虑到不同个体的特殊性而因材施教。这种教育小组的管理体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六、教育改革要从我做起。

司庆强老师说:“教育需要一场深切到骨髓里的反省,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整个教育。”孙玉正老师说:“作为个体,我们难以改变宏观现实,但无人能阻挠我们改变自己,无人能阻挠我们树立新的观念,无人能阻挠我们实施正确行动,我们不相信不能改变,我——从我做起,你——从我做起,他——从我做起,我们都从我做起,改变就已经开始了。”有不少老师总感到个人的力量太小,无法改变现状。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美国心理学家西奥迪尼有一天乘地铁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许多人匆匆从他身边走过,好象没看到似的。西奥迪尼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很快,在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圈人,有的给他买食物,有的给他送水,还有的打电话叫救护车。为什么原先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个男子,后来忽然有了较大的改变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了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一个人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才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小看自己,只要我们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就一定会有所改变,而我们改变了,身边的学生就可能会跟着改变,一个班改变了,就会影响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使更多的人发生改变,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此外,张为韡老师用爱成就学生的成长,张悦华老师寻找儿童教育的快乐,也都写得很好,因为爱心教育和愉快教育在以前的点评中我已讲过,今天就不说了。以上是我看了特等奖论文和听了今天的发言后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南师大教科院高谦民

                                                                                                   2015.11.22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